佳木斯同江市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力度,使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充分发挥了乡土人才的引带作用。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建立乡土人才档案,通过完善乡土人才开发、教育、管理、奖励等制度强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两级目标责任制,为乡土人才建设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建立了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乡土人才制度,帮助乡土人才解决各类困难,引导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村班子累计为乡土人才解决实际困难320件。
二是注重培养,选拔扶持。利用市、乡两级党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资源,定期为乡土人才“充电”,大力推广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提高乡土人才“引富”能力。实施了“农村英才”工程,借助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广校等教育机构,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技术人才定期进行深造培训,开设“适销对路”的课程,学习农村紧俏实用的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乡土人才生产能力。通过选拔、扶持、树立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优秀乡土人才典型,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跑”效应。目前,市、乡两级已培训乡土人才3862人次,发放各类实用技术读本2230册。
三是强化锻炼,提高能力。采取组织“引”、党员“帮”的方式,把符合入党条件的乡土人才及时吸纳到党内,把致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党员乡土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使乡土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积极推选优秀乡土人才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群众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为乡土人才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鼓励乡土人才自主创业。2008年以来,先后将27名优秀乡土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68名优秀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 四是搭建平台,发挥特长。积极引导乡土人才加入各类协会,或在乡土人才聚集地建立协会,发挥乡土人才在种、养、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特长,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群众收益;组织乡土人才与周边群众结对子,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困难,使乡土人才能有效地带动群众致富,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加工、建筑和商贸服务业等方面乡土人才抓住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目前,乡土人才共与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232对,帮助群众办实事1832件。
|